首页 > 新闻媒体 > 36氪 > 详情
印象笔记唐毅:在toC和toB、单点爆品和All-in-One、life和work中平衡高速发展 | 36氪专访

独立时间越久,我们越能感受到印象笔记是一个天秤座的产品——非常注意对平衡的把握,保持硅谷的全球视野的同时,要入乡随俗,激发创新精神的同时,要注重经验和积累,而印象笔记也同时为C端个人用户和B端企业团队用户提供了知识管理与协作的产品和服务。

2012年Evernote进入中国后推出的产品与全球其他地区别无二致,直到2018点6月,印象笔记在获得了Evernote的全部源代码和其他知识产权的基础上独立重组,从此开始放开手脚、加速奔跑。如今三年过去了,这家公司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在笔记这个要被千军万马过的独木桥上,边高速前进,边维持着独特的“平衡”。

 这次,印象笔记又带来了新的平衡——既有单点爆品的好用,又有All-in-One平台的完备。

新品Verse:下一代的All-in-One产品

36氪:你们在12月16号即将召开的发布会上即将官宣一个叫Verse的新产品,不知道您是否方便先介绍一下Verse?

唐毅:Verse的slogan是“All-in-One space for your life’s work”,这与Evernote最早的slogan“your life’s work”是一致的,但这个词当时翻译成中文的感觉不太一样,变成了“你的工作空间”。

Evernote跟印象笔记的传承的故事我就不再赘述,2018年印象笔记独立发展后发布了一系列产品,比如toB的印象团队、工具型产品扫描宝等等,而Verse也是这一系列工具的全新创新和升级。这些产品代表着从美国到中国,再到全球的创新趋势。

而Verse就是这样一个印象笔记为大家带来的全球视角的下一代产品。

36氪:为什么说是下一代产品,下一代产品有什么特征?

唐毅:Verse是同时服务toC和toB的平台级产品,适用于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符合国内外用户的使用习惯,同时具备单点突破和All-in-One产品的特性。Verse就是下一代的信息处理的互联网平台。

从Evernote到印象笔记,从外企到独立运营,印象笔记走过了9年,我们对硅谷创新产品形态有深入的思考,也对中国市场有足够丰富的研究沉淀,所以我们会有较为独特的看法和判断。这也是这次发布会,我们想传递的信息。

Evernote最早以多端笔记和知识管理的产品形态进入中国,到现在,国内外针对个人信息处理、个人知识管理、企业知识管理、企业协同的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几个典型的标志是:文档从本地到云、个人与组织之间知识管理的互通以及企业端通过无代码和低代码的部署,支持工作流程的灵活搭建。

当以上变化发生时,印象笔记希望用全球性的创新产品,再次领先工具生态。

36氪:具体做了哪些创新?

唐毅:有几点是全球有对标的。

首先是同一页面多格式多模态兼容操作。在编辑的过程中,单一文档或者页面可能很难满足所有形态的编辑需求,而Verse能够实现同一页面的多格式操作,音频、视频、表格、文字、图片可以一键灵活编辑,呈现形式也可以灵活切换为数据库、看板、甘特图等多种形式。

还有多层级的无限链接。在知识库建立过程中,需要导入和管理大量内外部链接,Verse在串联、整合能力上是远胜以往的工具的。

还有几点是领先全球的:

第一,更优雅灵活的视图和排版。在一个页面上可以不拘泥图文混排格式,实现自由、灵活、漂亮地完成排版,甚至由Verse自动完成排版。

第二,支持复杂标签和智能化标签分类。将个人知识库以多层标签的形式对信息进行再次归纳整理。

第三,智能化的个人智能知识图谱。通过自动语义理解和标签、链接、标注、提炼内容等方式,智能连接和推荐,把内外部内容呈现为个人知识图谱。

第四,在企业解决方案搭建上,我们通过Verse,采取无代码和低代码的形态,帮助企业灵活搭建流程。

第五,在跨平台的整合能力上,Verse可以跨平台联动。比如用户在腾讯会议上发起一个会议,在Verse上就会自动打开会议记录,这背后是我们强大的生态合作能力。这次发布会,我们也会宣布跟腾讯会议、百度网盘等重要战略合作伙伴的合作方案。

第六,知识和信息的直接对接和服务。这是针对特定行业和特定人群的功能,比如法律、媒体、科研等行业,我们会把特定人群所关注的不同内容和信息定向推送给用户。

第七,硬件同步。我们会把印象笔记的智能文具、智能穿戴等智能硬件设备与Verse进行无缝衔接。

也就是说,我们这次的大部分功能在全球都是独特的,是真正的划时代、全球性的产品。

除了产品之外,我们的商业路线的发展也在证明我们的全球化进程。现在印象笔记的代码量已经是与Evernote拆分时的四倍,印象笔记的新功能中60~70%是Evernote没有的,印象笔记的全新功能和产品已具备了单独出海的能力。

All-in-One还是单点爆品?

36氪:您刚才提到了新产品里有很多点,这其实就是你们的All-in-One布局,在一个平台中实现所有功能。但在这个领域一直存在一个悖论,到底是要做单点爆品占领用户心智,还是要做一个大而全的平台。你们是如何进行选择的呢。

唐毅:首先我觉得单点爆品和All-in-One并不矛盾。单点爆品和All-in-One的策略是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景、不同的行业的,并不是绝对的。

印象笔记过去推出了很多单点爆品,从一款App演变成十几款App,很多都是单点爆品。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扫描宝,只有扫描这一个单点功能,但它在扫描App里排名第二。印象笔记app本身也是单点爆品,用户数和营收指标每年还在超100%增长。

36氪:听起来我们更擅长做单点爆品,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选择做一个All-in-One的产品呢?

唐毅:Verse是一个跨c和b两端的All-in-One产品。

C端有单点爆品是非常正常的,在一个单一场景,有入门级的产品,能够让用户用完即走,这是符合逻辑的。但说到信息整合平台,用户需要的是更智能的功能、多模态内容支持的能力、顺畅的连接转换、多人协作等等更多更深的功能。这些场景在C端需要的是有深度的All-in-One的产品,一个集中的信息服务平台,这和单点爆品是完全不冲突的。

当然,B端也是有单点突破的机会的,这要从行业入手。我们认为,法律、媒体、科研、投资、金融行业都各自有明确的行业属性,同时也有共性——对知识有强需求。参考美国市场,也还是有很多toB的单点爆品,只解决企业业务流程里的一个环节,所以在很多企业内部会用到几十款独立的SaaS产品,这也会给实际使用这些产品的员工带来困扰。随着全球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并购的产生,大家对于生产力工具的再一次整合是有共识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通过平台解决企业之间的信息流转是最佳解决方案。

36氪:大厂也应该也已经在做All-in-One的事情了?因为API的原因,他们做起来应该更适合?

唐毅:大厂也都看到了All-in-One的机会,但有两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是国内的All-in-One没有在形态上进行深入挖掘和超越,更多是学习和模仿。但是Verse有关于下一代的深入思考,因为我们带着硅谷的基因和全球的视角,认为在下一代信息处理平台上不应该只能编辑文字、文档之间也应该连接、多人协作也不应该仅仅支持在线的环境……等等问题,我们都有思考。

二是国内的市场形态是沙漏型,大量小企业有需求但生命周期短难以复购,大企业的需求不标准,很多想要私有部署而并非SaaS化。

ToB、toC还是toT?

36氪:国内有一些大厂在toB领域已经率先做起了All-in-One,但市场的反馈可能不容乐观,叫好不叫座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件事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跟大厂本身有关,还是跟All-in-One有关,还是跟中国的环境有关?

唐毅:前段时间我跟toB行业一个非常资深的专家交流,他提了一点,就是做企服,最重要的是在对行业有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服务刚需,这样企业才会愿意付很多钱。B端的生意,在中国单点突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不能仅考虑业务属性,这指的是比如招聘、员工入职、任务发放这种通用型业务属性;更重要的是要综合考虑行业属性。

另外,居高临下的态度是我们在做toB业务时要避免的。一些厂商觉得自己是把最好的产品和技术拿出去给行业提供价值,会试图教育企业,但很有可能并没有切中企业的核心需求。我们认为做toB要放低心态,在B端的语境中我们会比较忌讳说“布道”这个词,因为toB业务的本质就是要服务企业,给企业提供价值,我们会鞭策自己,不能简单去拿C端模式改革B端。Verse的9个功能中,也含有我们向企业请教总结的痛点,我们想用技术给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另外,toB的软件厂商纷纷SaaS化,这当然是积极的现象,但是企业的软件需求和IT需求甚至智能化需求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厂商在服务过程中切忌不尊重企业的实际发展规律,人为地把一个软件项目“变成”SaaS。做toB需要耐心,不能太着急。

36氪:最近很火的一个概念是PLG(product led growth),印象笔记是最初的一代PLG厂商,你们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唐毅: 我们认为PLG是一个非常宽泛和普遍适用的概念,其实每个行业都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是靠产品驱动增长的,在我们行业的具体场景里,是指用好的产品和良好的用户体验带来自然增长,这也是印象笔记长期努力的方向。

36氪:我们一直在讨论toB和toC的区别,但我最近听到一个词蛮有意思的,叫toT,T指的是team,有人觉得toT是toB和toC的结合,即小团队更买账。您认可这个概念吗?

唐毅:是的,印象笔记有一个与此概念一致的决策:印象笔记面向企业端的服务和产品在2020年已改名为“印象团队”了,这款产品的诞生也是从C向B自然过度的结果。

而我们刚才讨论的PLG和toT有一定相似性,团队用得很好,就从试用转向付费,其他团队看到也会想用,慢慢整个企业都用起来。逻辑上这个过程和大多数硅谷企业的决策路径是一致的,又和大多数中国企业的决策路径相反,但和我刚才说那些行业是相符的——媒体、投资、法律、科研。

所以「印象团队」先选择切入这些领域,同时很明确这就是一款首先为团队做的产品,让团队作为企业数字化的催化剂,影响企业。下一代的信息形态有独特性,我们不想试图去教育谁,而是想认真的将未来的信息和知识处理形态带给企业,切实解决企业和行业中的典型问题。我们团队有很强的硅谷和国内创业背景,也有很强的C端和B端创业的背景,所以看问题会视图更深入和客观一些,不会简单地名词化或者符号化。

36氪:所以您并不觉得未来这几年会有所谓的“toT”的爆发?

唐毅:toT的前提是要先to Team里的人,然后才能to T。硅谷有很多PLG的案例,从外部看是PLG,内核是企业把预算下放给团队甚至个人,所以他们的变化就很自然。

国内很多产品的场景是垂直的,产品形态是免费的,厂商就认为属于PLG了,但归根结底还是采购决策权。所以toB也好,toT也好,最终能否爆发,看的还是企业的决策模式。

36氪:国内和印象笔记类似的厂商,比如teambition、tower、幕布以及美国的Slack都被收购了,但印象笔记计划上市,这其实是两条不一样的路线,为什么我们会想要上市?工具类的产品,上市是不是就是会面临一些问题?

唐毅: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有的企业股价高涨,有的面临被收购的情况,所以并购还是上市,我们没有那么刻意,但是我们在完成了B轮融资后,中方管理团队已经增持为第一大股东,我们是有计划在A股上市的。目前印象笔记的估值已经超过了10亿美元,是当之无愧的全球范围的独角兽。

印象笔记C端软件订阅收入增速很高,目前没有广告收入,这是非常受二级市场喜欢的盈利模式,我们也同时满足不同的上市条件。但我认为最关键的还是有没有给用户带来独特价值,有没有独特和高价值的产品形态和深厚的技术积累。如果这三件事都做到了,独立存在可能会有二级市场更高的价值判断。

当然,上市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我们绝对不会为了上市而做企业。印象笔记的经营核心是为用户带来巨大价值,有的技术积累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领先的——智能推荐、智能总结、智能标签、个人智能知识图谱等等都是「印象研究院」自己研发的。这些独特的产品形态都很有投资价值。

36氪:我们一直在聊C和B的事情,其实像WPS也是属于C和B都有,石墨上周发布了一个toB的云office产品,也是C和B都有,所以您觉得兼顾C和B都有可能是未来产品的发展形态吗?

唐毅:我们做这件事是基于“给人类提供第二大脑”的理想,确实不仅仅是简单的策略选择。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有能帮助C和B打通的机会,我觉得是个好事,但实话实说不是适合所有企业的。我们乐见行业内大家共同摸索,为个人和企业用户带来更好的技术和产品。

谈决策:掌握经验和创新、中国和海外的平衡

36氪:印象笔记从2018年独立出来之后,有三年多的时间,这期间我们发展很快。您觉得这三年时间里有什么决定再来一次是不会做的?是有什么决定您觉得非常对的?

唐毅:在我们所经历的不同阶段内的所有决策,我没有觉得后悔、错误,甚至是不太完美的。刚从Evernote独立出来的时候,我们只有两个做运维的工程师,我们从头接代码接技术,然后独立上架一款又一款App,到现在代码量是Evernote的四倍多。靠的就是对技术和工具的执着愿景,或者说是信仰。我们会去考虑C和B的布局,会考虑单点还是All-in-One,会看国外的变化怎么和国内的土壤结合,会考虑在做软件业务同时补齐硬件,都是靠着我们的初心。

现在回头看,其实每一个阶段都做了很多正确的决定。当然,如果我们有无限资源,有些事会做得更早,但我们在有限的资源里,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做当下最优的选择。

36氪:那你们在做决定时,有什么特点吗?

唐毅:我们的决策特点是,同时看重经验和创新,我们欣赏冲劲,但也欣赏积累。我们看重对全球和中国市场的双重理解,我们欣赏和拥抱国内的创业环境,但也不会说硅谷的经验就是没办法借鉴到国内的。

所以我们每一步的决策都有多视角理解和多维度的思考。比如在数据分析上,我们可能比有些研究机构做的还要清晰,我们的冲劲可能比某些国内的创业公司还足。

36氪:这是不是跟您个人的性格也有关系:

唐毅:我个人相信创业应该保持如履薄冰的状态,情况越好越应该警觉,要尊重市场,尊重变化,尊重黑天鹅和白天鹅。

因为我们每一个决策都如履薄冰,最后才被验证是好的决策。

新闻来源:36氪

使用印象笔记

高效记录一切

使用印象笔记 高效记录一切

支持所有设备,随时随地保持高效